在周六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上,中國的經濟政策和匯率改革受到了各國的廣泛支持。各國財長和央行行長的承認,中國正在經歷一個艱難的經濟轉型。
會議公報稱,各國同意,避免“競爭性貨幣貶值”和“持續(xù)的匯率失調”,這是2013年以來G20首次采用該措辭。
據英國《金融時報》,中國成功地說服G20領導人,人民幣貶值和新匯改是走向市場制度決定的匯率制度的必要步驟。中國還消除了各國對于新匯改的擔憂,中國不會通過競爭性貶值來刺激出口。
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財政堅定支持中國的政策。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表示,G20一致同意,沒有理由害怕中國增長放緩。
英國財長奧斯本指出,中國正在經歷從投資型經濟到消費型經濟的艱難轉型,中國的政策也比原來更加開放。
歐盟經濟事務專員皮埃爾-莫斯科維奇對“(中國)政府保持增長的堅定決心”表示贊賞。
與歐洲的盛贊不同,美國的肯定稍顯溫和,美國財長雅克盧表示,中國既應該允許市場力量推動人民幣貶值,也應該允許其推動人民幣升值。
近年來,MSCI新興市場指數累計下跌了18%,G20在公報中提到了“近期金融市場波動”,且有必要監(jiān)控潛在的溢出效應。
據中國央行網站,G20會議承諾,采取果斷行動推動全球經濟步入正軌,并對全球經濟加快復蘇抱有信心。會議要求各國謹慎調整政策行動并開展清晰溝通,使負面溢出效應降至最低,減少不確定性并提高透明度。
會議注意到,隨著經濟前景有所好轉,部分發(fā)達經濟體將可能收緊貨幣政策。會議重申要防止出現貨幣競爭性貶值,抵制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。
會議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2010年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的落實一再拖延深感失望,強烈敦促美國盡快批準該方案,并期待IMF在2015年11月關于特別提款權(SDR)貨幣籃子的審查取得進展。
20國集團成員涵蓋面廣,代表性強,該集團的GDP占全球經濟的90%,貿易額占全球的80%。 |